近日,江蘇太華富硒文化中心暨富硒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落成儀式在宜興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舉行?;顒蝇F場,自然資源部國土(耕地)生態監測與修復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實驗基地及江蘇省自然資源礦地融合示范基地正式揭牌。宜興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滬寧杭幾何中心,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稟賦和物產資源,是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近年來,宜興以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為主陣地,圍繞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揚優勢、優業態、創品牌,農、文、體、旅各項事業呈現欣欣向榮的良好發展態勢。其中,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內的太華鎮在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持續做大富硒產業規模、擦亮產品品牌、延伸產業鏈條,為產業多元融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宜興與硒“結緣”,源于2003年的一次地質發現。當年,地質工作者在太華鎮發現了一片集中連片的富硒地塊,不僅面積大、無公害,而且其土壤含硒量遠遠高于江蘇省表層硒含量均值。2021年,“宜興市太華鎮天然富硒地塊”成為全國首批30個天然富硒地塊之一,成為江蘇省唯一獲得認定的天然富硒土地,太華鎮也因此被譽為“江蘇硒源”。
宜興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小堅說,江蘇太華富硒文化中心、富硒產業發展創新研究院正式落成,將助力宜興更好鏈接國內外優質資源,充分釋放當地山水資源稟賦和融合發展優勢,有力擦亮“中國富硒有江蘇、江蘇富硒看宜興”的地理名片;將助力宜興更好深化“礦地融合”探索,為江蘇特色土地資源高質量開發和系統性保護貢獻更多宜興力量;將助力宜興更好拓寬農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更好探索農業農村現代化宜興新實踐。
礦地融合是江蘇不斷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改革的一項重要探索創新。2018年以來,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聯合江蘇省財政廳累計總投入礦地融合專項資金1.82億元,已部署了四批總計23個試點項目。
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總規劃師陳小卉介紹,“宜興市太華鎮富硒土地詳查與開發利用示范”是江蘇首批礦地融合試點項目,重點圍繞優質特色土地資源高質量開發,聚焦地方富硒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在探索自然資源科技創新、促進鄉村產業結構優化、支撐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通過對硒資源的深度挖掘,宜興富硒產業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富硒農產品方面,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的富硒茶、富硒大米、金絲皇菊等特色農產品已形成一定的產業基礎;在產學研合作方面,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內的金銀花、黃葵等種植基地已成為周邊知名的中草藥產地;在項目建設方面,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正以富硒資源和富硒康養產品為依托,大力招引生命康養、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項目,推動富硒種植業和旅游康養產業無縫對接,全力做大做強。
在打造富硒農業的同時,陽羨生態旅游度假區還充分發揮主業主責,突出生態富硒的優勢和特色,走出一條綠色引領、生態優先、融合共生的發展新路徑,將特有的文化、美食、美景等元素充分融合,打造了一條富硒旅游路線?;顒赢斕?,“硒”望征程文旅路線正式發布。來源:中國新聞網